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下达1998年原煤生产量及库存量“双控制”指标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8:57:32  浏览:83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下达1998年原煤生产量及库存量“双控制”指标的通知

煤炭工业部


关于下达1998年原煤生产量及库存量“双控制”指标的通知
煤炭工业部



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神华集团公司、华晋焦煤公司、伊敏煤电公司:
部决定1998年继续对原煤产量和库存量实行“双控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区、各单位实际情况,1998年全国原煤生产总量控制在13亿吨、库存煤量控制在6000万吨的范围内。(具体指标见附表)
请你单位按上述“双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认真落实。并于1998年2月15日以前将分解计划(按附表格式填写)和实施措施一式两份报部生产协调司,一份报规划发展司。
附件1:1998年原煤产量及库存量计划表
附件2:1998年全省各类煤矿“双控制”计划表
附件1:1998年原煤产量与库存量控制计划表
单位:万吨
-------------------------------------
| 单 位 | 原 煤 产 量 | 库 存 |
| |------------------| |
| 名 称 | 合计 | 其中:国有重点 | 煤 量 |
|---------|--------|---------|------|
| 全 国 合 计 | 130000 | 56599 | 6000 |
|---------|--------|---------|------|
| 开滦矿务局 | 1900 | 1900 | 35 |
|---------|--------|---------|------|
| 大同矿务局 | 3703 | 3703 | 165 |
|---------|--------|---------|------|
| 平煤集团公司 | 2020 | 2020 | 45 |
|---------|--------|---------|------|
| 淮南矿务局 | 1350 | 1350 | 60 |
|---------|--------|---------|------|
| 淮北矿务局 | 1650 | 1650 | 75 |
|---------|--------|---------|------|
| 大屯煤电公司 | 560 | 560 | 8 |
|---------|--------|---------|------|
| 平朔公司 | 1400 | 1400 | 20 |
|---------|--------|---------|------|
| 北京矿务局 | 493 | 493 | 12 |
|---------|--------|---------|------|
| 北京市 | 460 | | 20 |
|---------|--------|---------|------|
| 河北煤管局 | 5014 | 2105 | 120 |
|---------|--------|---------|------|
| 山西煤管局 | 29372 | 8719 | 1700 |
|---------|--------|---------|------|
| 内蒙古煤管局 | 6311 | 3054 | 250 |
|---------|--------|---------|------|
| 辽宁煤管局 | 5648 | 4020 | 110 |
|---------|--------|---------|------|
| 吉林煤管局 | 2526 | 1280 | 100 |
|---------|--------|---------|------|
| 黑龙江煤管局 | 7855 | 4440 | 677 |
|---------|--------|---------|------|
| 江苏煤管局 | 2059 | 1300 | 70 |
|---------|--------|---------|------|
| 浙江煤管局 | 115 | 75 | 4 |
|---------|--------|---------|------|
| 安徽煤管局 | 1700 | 30 | 70 |
|---------|--------|---------|------|
| 福建煤管局 | 900 | | 45 |
|---------|--------|---------|------|
| 江西煤管局 | 2134 | 665 | 160 |
-------------------------------------

-------------------------------------
| 单 位 | 原 煤 产 量 | 库 存 |
| |------------------| |
| 名 称 | 合计 | 其中:国有重点 | 煤 量 |
|---------|--------|---------|------|
| 山东煤管局 | 7765 | 5580 | 115 |
|---------|--------|---------|------|
| 河南煤管局 | 8484 | 2707 | 500 |
|---------|--------|---------|------|
| 湖北煤管局 | 1130 | | 30 |
|---------|--------|---------|------|
| 湖南煤管局 | 3917 | 652 | 232 |
|---------|--------|---------|------|
| 广东煤管局 | 700 | | 60 |
|---------|--------|---------|------|
| 广西煤管局 | 1000 | | 70 |
|---------|--------|---------|------|
| 海南 | 1 | | |
|---------|--------|---------|------|
| 四川煤管局 | 5681 | 1050 | 100 |
|---------|--------|---------|------|
| 重庆煤管局 | 2848 | 940 | 70 |
|---------|--------|---------|------|
| 云南煤管局 | 2950 | 320 | 70 |
|---------|--------|---------|------|
| 贵州煤管局 | 5870 | 1120 | 345 |
|---------|--------|---------|------|
| 西藏 | 1 | | |
|---------|--------|---------|------|
| 陕西煤管局 | 4085 | 1580 | 300 |
|---------|--------|---------|------|
| 甘肃煤管局 | 2343 | 760 | 60 |
|---------|--------|---------|------|
| 青海煤管局 | 259 | | 30 |
|---------|--------|---------|------|
| 宁夏煤管局 | 1567 | 1120 | 90 |
|---------|--------|---------|------|
| 新疆煤管局 | 2779 | 556 | 150 |
|---------|--------|---------|------|
| 神华公司 | 600 | 600 | 20 |
|---------|--------|---------|------|
| 准格尔公司 | 560 | 560 | 2 |
|---------|--------|---------|------|
| 华晋公司 | 70 | 70 | 5 |
|---------|--------|---------|------|
| 伊敏河公司 | 220 | 220 | 5 |
-------------------------------------
附件:一九九八年全省各类煤矿“双控制”计划表
省 (单位盖章) 单位:万吨
---------------------------------------------------
| | |矿 井|能力(万吨/年) | 1997年 | 1998年部下达 |
| 序 | 单 位 | |---------|-------| |
| | |处 数|设 计|核 定|实 际|年 末| 双 控 计 划 |
| 号 | 名 称 | | | | | |----------|
| | |(处)|能 力|能 力|产 量|库 存| 产 量 |年末库存|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国有重点煤矿 | | | | | | | |
|---|------------|---|----|----|---|---|-----|----|
| 1、| ××矿务局(矿)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方煤矿 | | | | | | | |
|---|------------|---|----|----|---|---|-----|----|
| 1、| 地方国有煤矿 | | | | | | | |
|---|------------|---|----|----|---|---|-----|----|
| | 其中:省营小计 | | | | | | | |
|---|------------|---|----|----|---|---|-----|----|
| | (1)××矿务局(矿)|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县营小计 | | | | | | | |
|---|------------|---|----|----|---|---|-----|----|
| | (1)××地(市)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2、|乡镇煤矿 | | | | | | | |
|---|------------|---|----|----|---|---|-----|----|
| | (1)××地(市)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8年省安排 | 其中: | |
|---------------------------------------| |
双 控 计 划 | 一 季 度 | 二 季 度 | 三 季 度 | 四 季 度 | 备 注 |
----------|---------|---------|---------|---------| |
产 量 |年末库存|本季产量|季末库存|本季产量|季末库存|本季产量|季末库存|本季产量|季末库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1997年12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


淮政〔2004〕112号


淮北市人民政关于印发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布、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收集和其他国家机关提供的关于各类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中与信用有关行为的记录。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下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为行政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并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第五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分为企业身份信息系统、企业业绩信息系统、企业提示信息系统和企业警示信息系统。
第六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是全市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重点应用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按照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以保证系统在本市行政机关之间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共享和远程维护。
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更新和管理。
市级有关行政机关负责确定需记入和公布的本系统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的具体项目、范围和标准,收集、整理本系统的信息,并按照统一规定及时、准确地向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企业信用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行政机关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交或查询信息,实现各行政机关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
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企业资质等级评定以及周期性检验和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应当按照授权查阅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作为依法管理的依据或者参考。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本市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与淮北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查询。
第八条 市级有关行政机关提交的信用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名称;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需记录的信息内容;
(四)行政机关的结论意见或者决定;
(五)作出结论意见或者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
(六)需要限制的行为及其期限。
除前款规定外,提交记入企业警示信息系统的信息,还应当同时提交下列书面材料或者电子文档:
(一)以书面形式提交的本部门信息审批表;
(二)移送信息的通知书和登记表;
(三)行政处罚决定;
(四)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市级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对提交的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和维护。条件尚不具备的,应当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10日内追加和更新。
第十条 下列信息记入企业身份信息系统:
(一)企业登记注册的名称;
(二)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
(三)企业的资质等级;
(四)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周期性检验的结果;
(五)企业纳税等情况;
(六)行政机关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
第十一条 下列信息记入企业业绩信息系统:
(一)被评为市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
(二)被市级以上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大户”或纳税先进单位的;
(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者省、市著名商标的;
(四)通过质量标准认证或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的;
(五)被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的;
(六)被评为市级以上“价格、质量信得过单位”的;
(七)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表彰的;
(八)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有关企业信用的其他业绩信息。
第十二条 下列信息记入企业提示信息系统:
(一)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警告、罚款、没收和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二)企业未通过法定的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
(三)企业生产或销售的批次商品被依法检验定为不合格等级的;
(四)企业因违法行为被限制设立分支机构的;
(五)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六)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拖欠税款的;
(七)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逃废金融债务的;
(八)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拖欠水、电、气费半年以上的;
(九)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拖欠法定社会保险费的;
(十)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企业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 下列信息记入企业警示系统:
(一)企业一年内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或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三次以上的;
(二)企业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
(三)企业因违法行为被实施市场禁入的;
(四)企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有关债务等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的;
(五)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拒绝参加法定社会保险或故意拖欠法定社会保险费用,情节严重的;
(六)企业被国家机关依法认定为偷、逃、骗税款,情节严重的;
(七)企业因违法行为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企业其他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交易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下列信息,记入企业警示信息系统:
(一)正在被执行刑罚的;
(二)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其他罪被处刑罚,执行期未逾3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三)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的;
(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有关债务等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设定:
(一)企业身份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至企业终止为止;
(二)企业提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
(三)企业业绩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但有效期限的除外;
(四)企业警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前款规定的记录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转为永久保存信息。
第十六条 属于依法限制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关注册登记、对外投资、行政许可以及资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限制期限的,从其规定;没有明确规定限制期限的,限制期限为3年,限制期限届满时,系统自动解除其记录。
第十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均可以通过淮北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站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公布的企业信用信息,并可以通过企业身份电子认证系统查询企业身份信息。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公布企业信用信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属于个人隐私、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不得公开的其他内容,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布和披露。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使用企业信用信息,不得滥用,不得违法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企业认为本企业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向提交信息记录的行政机关提出变更或者撤销记录的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7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企业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对信息确有错误以及被决定或者裁决撤销记录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变更或者解除该记录;因信息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提供信息记录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并应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企业认为本企业符合企业业绩信息系统记录条件的,可以向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记录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会同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核实后做出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企业信用信息,侵犯企业合法利益,损害企业信誉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有关行政机关对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提交、维护信息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商投资企业的办事处以及广告媒介有关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布、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有关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布、使用等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关于提交、维护、管理、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内部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4月3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年9月22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镇,是指自治县县城及所辖的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镇。
本条例所称城镇规划区,是指城镇建成区及城镇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 在自治县城镇规划区内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应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城镇规划和建设,应遵循保护和发展规划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民族特点、风景名胜、历史和现状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应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五条 城镇总体规划应和国土资源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海保护规划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以及其它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把城镇规划和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依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投资者享受自治县的优惠政策,谁投资谁受益。
第七条 鼓励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八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城镇规划建设,负责城镇建设、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的管理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协同做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城镇规划区内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协助做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九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规划建设管理
第十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总体规划,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按法定程序报批。
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报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
依法制定的城镇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修改。
第十一条 城镇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十二条 规划区内的建设应依照有关规定保护具有民族特点的街区、村寨、建筑物、构筑物及文物古迹。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永久性或者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应按规定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按规定取得的证书不得转让、买卖。
第十四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之日起60日内予以办理。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未办理用地手续的,或者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年内未动工兴建的,所取得的证书自行失效。如需继续建设,应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 工程建设应按照规定将给水、排水、供电、消防、电信、绿化、环保和环卫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
工程项目建设应按批准的设计图施工,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工程竣工后,应依照工程验收程序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合理间距,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好给水、排水、供电、通信、通道、通风、采光等设施。
旧城区内私有房屋的改建应服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不得擅自扩大原有宅基地面积;不得妨碍交通、消防安全;不得侵占公共绿地、邻里通道。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服从自治县人民政府实施城镇规划调整用地的决定。不得违反城镇规划修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河道行洪区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一条 在城镇规划区内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安置。被拆迁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拆迁。

第三章 公用设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镇应坚持统一管理、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逐步提高的方针,确保公用设施的完好。
第二十三条 不得损坏城镇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禁止擅自占用或挖掘城镇规划区内的主干道、次干道、区间道路及街巷道路。
单位和个人确需在道路红线内新建、改建管线、开挖路面,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车辆、行人等安全;施工结束,应保质保量恢复原状或交纳挖掘修复费。
第二十四条 禁止占用道路、广场、绿地、供电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
在城镇规划区内挖砂、采石、取土,应经批准,并采取防护安全措施,不得破坏城镇规划和生态环境。
第二十五条 城镇规划区内,应按规定设置街道标牌、交通标牌、消防、通信、照明、交通站点、环境卫生等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城镇公共设施;不得在公共照明线路、供电设施、通信设施、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搭接和安装其它设备、物件。
第二十六条 城镇主要街道不得堆放物料、机具、渣土和设置有碍市容的其它设施。确需临时占道的,应办理占道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 城镇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应负责维修、养护自建的排水设施,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第二十八条 加强对草海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风景林、古树名木和具有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严禁各种破坏行为。
城镇的古树名木,不分权属,由有关部门建立档案和标志,加强保护,不得砍伐。
砍伐、移植城镇树木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并按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补偿。
第二十九条 推行殡葬改革,搞好公墓规划管理,严禁在规划区内乱埋乱葬。

第四章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条 城镇主要街道临街建筑物,应按城镇标准进行管理,阳台及窗外不得堆放、悬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第三十一条 在城镇设置广告,应按登记的地点、形式、规格、时间发布。
设置广告标牌、画廊、橱窗、牌匾等,应内容健康、外型美观、文字用语准确、位置适当、定期维护。
第三十二条 城镇街道、广场、车站、河道及旅游点等场所禁止下列行为:
(一)凉晒腐烂、腥臭物品;
(二)随地倾倒污水、垃圾、粪便;
(三)敞放家畜、家禽;
(四)在建筑物、公用设施上涂写、刻画;
(五)移动、损毁垃圾箱(斗);
(六)其它影响城镇卫生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垃圾应倒入垃圾箱(斗)或其它指定的垃圾点,环卫部门应当日清运。
第三十四条 城镇单位和居民实行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第三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在城镇街道燃放鞭炮,事后应自行清扫干净或交纳卫生清扫费用,由环卫部门代为清扫。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生物制品单位和屠宰点产生的污物、污水、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按国家规定排放。
第三十七条 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应采取防治措施,达标排放。
第三十八条 经营者应保持摊位整洁,产生垃圾自行清扫,并倒入指定地点。
第三十九条 在城镇道路行驶的货运车辆不得泄漏、遗撒运载物;畜力车应配带粪兜和清扫工具,洒漏的粪便、饲料,应及时清扫干净,倒入指定地点。
第四十条 城镇环境卫生实行区域责任管理:
(一)城镇主要街道、广场,由环卫部门负责;
(二)单位驻地和宿舍区,由单位负责;
(三)客货运站、停车场、影剧院、展览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单位或个人负责;
(四)集贸市场,由主管单位或经营者负责;
(五)各种摊点,由业主负责;
(六)旅游景点,由其管理机构负责;
(七)收费性公共厕所,由收费人负责。
第四十一条 临街建筑施工实行封闭式作业,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应清运到指定地点,严禁随意倾倒。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行政执法单位和人员违反本条例,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第四十三条 违反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非法买卖、转让证书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拆除;逾期不改正或拆除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破坏行为,并处其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制止无效的,强行迁出,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第三十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乡(民族乡)及其它非建制镇的集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2000年9月22日